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回避性人格是什么样的?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0-08-11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5,195
    赞:
    46
    [​IMG] 燕艺丹,力求专业严谨。 阅读原文

    这里可能要反驳一下高赞的答主,回避性人格是一种人格障碍,其表现并不在于字面上的‘回避冲突’,或者是‘遇到问题躲开’,而是一种对‘被拒绝’超越常人的极度恐惧。

    这篇回答中我将贴出一些回避性人格的症状,诊断,成因解释和常见的治疗方法。

    在此之前先梳理几个误区:

    (1)我有回避性人格的症状就是回避性人格吗?在此之前我们要理清一个思路,也就是人格障碍,它是一种持续且稳定的人格状态。也就是说,回避性人格的人,可能从小到大,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表现出对被拒绝异于常人的恐惧,所以他们几乎一直处于社会隔绝的状态,并且可能根本没有亲密的朋友。而大多数的我们,虽然都有对社交恐惧的时刻,人生地不熟害怕被拒绝的时刻,可还是有自己的家人好友,也有在熟悉的圈子面前放松的时刻,

    (2)社交恐惧是不是回避性人格?害羞内向是不是回避性人格?回避性人格和社交恐惧症有一些相似的症状和成因,但回避性人格会比社交恐惧更严重。害羞内向并不意味着是回避性人格,很多人都会在小时候有非常害羞 / 内向的表现,但是青少年成人时期会慢慢好转,而回避性人格会一直稳定的有这样的表现。

    (3)童年阴影会导致回避性人格吗?事实上,在美国只有 1% 的人有回避性人格障碍,这是一种很罕见的症状,目前对这种疾病的成因并无定论。有研究认为童年被忽视,以及被同辈排挤与这类疾病有关,但也有患者毫无这类经历。

    接下来聊聊回避性人格的一些行为表现:

    • 急切的需要被肯定 / 喜欢
    • 对活动缺乏乐趣
    • 对说或做错事极度焦虑
    • 对社交场合的焦虑
    • 避免冲突(成为“讨好型”)
    • 避免在工作环境中互动或拒绝晋升
    • 避免亲密关系或分享亲密感
    • 避免做出决定
    • 避免被拒绝的情境
    • 避免社交情况或事件
    • 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成而受到伤害
    • 格外的关注自我形象
    • 无法建立社交联系
    • 举止恐惧而紧张
    • 极度自卑 / 自尊心低
    • 对负面评价非常敏感
    • 对他人缺乏信任
    • 将中立的评价理解为负面的
    • 没有亲密朋友 / 缺乏社交网络
    • 自我隔离
    • 不愿冒险或尝试新事物
    • 将自己视为社交无能或无用
    • 警惕任何被拒绝的迹象
    [​IMG]

    可以看出,回避性人格的一大特点,就是害怕被拒绝,他们总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并且时刻寻找着他人是否有拒绝自己的迹象,因此回避性人格的人还可能有其他的状况,比如:

    • 社交恐惧症,在一般的社交环境中,一个人会极度焦虑和关注自我形象。
    • 依赖性人格障碍,过度依赖他人的建议并需要他人为自己做出决定。
    • 人际交往障碍,在社交关系,行为,情绪和自我形象等诸多方面存在障碍。

    在 DSM-5 中,回避性人格的诊断标准为:

    从成年初期开始,并在多种情况下发生。出现以下七个特定症状中的四个,它们是:

    • 避免由于担心批评,不赞成或拒绝而涉及大量人际交往的职业活动
    • 除非有人喜欢,否则不愿与人交往
    • 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克制,因为害怕被羞辱或嘲笑
    • 忙于社交场合的批评或拒绝
    • 在新的人际关系中由于感觉不足而受到抑制
    • 认为自己在社交上无能为力,对个人没有吸引力或不如别人
    • 非常不愿意承担个人风险或从事任何新活动,因为它们可能会令人尴尬

    那么,回避性人格是如何产生的呢?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原因尚不清楚。 遗传和环境因素,例如儿童或父母在儿童时期的情感虐待,批评,嘲笑或缺乏情感和养育,以及同伴的拒绝,都可能在病情发展中起作用。

    回避行为通常始于婴儿期或幼儿期,因为他们会感到羞怯,孤立和避开陌生人或新地方。 大多数害羞的人在他们的早年时期倾向于摆脱这种行为,但是那些发展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随着进入青春期和成年期而变得越来越胆怯。

    回避性人格该如何治疗呢?

    如果觉得自己或家人有回避性人格障碍,还是应该找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诊断。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也可能有并发症,因此这里不详细展开。大体上可能会包括谈话治疗(比如认知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 如果还诊断出并存疾病,例如抑郁症或焦虑症,也会使用适当的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回避性人格,字面意义上讲,会用回避作为一种应对恐惧和负面情绪的方法,因此建立新的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是尤为重要的。很多时候回避性人格的朋友不会主动寻求帮助,这样的长期社会隔绝 / 孤立会有可能导致更多的精神问题,例如抑郁症,物质滥用等等。因此如果你觉得你的“害羞”“极度害怕被拒绝”已经到了影响正常社交生活的程度,建议去寻找专业的帮助,让自己更能建立想要的生活。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引用参考:

    1. Overview.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Cleveland Clinic. 2017.
    2. Paniagua FA. Culture-bound syndromes, cultural variations, and psychopathologyin Paniagua FA, Yamada AM (Editors). 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Health. Academic Press. 2013.
    3. Ashton M.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Personality (Second Edition). Academic Press. 2013.
    4. Skodol A.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VPD). Merck Manual for Professionals. 2018.
    5. Del Giudice M. Evolutionary Psychopathology: A Unified Approa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6. Frandsen FW, Simonsen S, Poulsen S, Sørensen P, Lau ME.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nd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from an interpersonal perspective. Psychol Psychother. 2019. doi:10.1111/papt.12214
    7. Dimaggio G, D'urzo M, Pasinetti M, et al. Metacognitive interpersonal therapy for co-occurrent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substance abuse. J Clin Psychol. 2015;71(2):157-66. doi:10.1002/jclp.22151
    8.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Cleveland Clinic. 2017.
    9. Lampe L, Malhi GS.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current insights. Psychol Res Behav Manag. 2018;11:55-66. doi:10.2147/PRBM.S121073
    10. Hales RE, Yudofsky SC, Gabbard GO. Essentials of Psychiatry (Third Editi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2011.
    11. Rafaeli E, Bernstein DP, Young J (Editors). Schema Therapy: Distinctive Features.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11.
    12. Pellerone M, Iacolino C, Mannino G, Formica I, Zabbara SM.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on maladaptive cognitive schema: A cross-sectional research on a group of adults. Psychol Res Behav Manag. 2017;10:47-58. doi:10.2147/PRBM.S117371
    13. Roediger E, Stevens BA, Brockman R. Contextual Schema Therapy: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Disorders, Emotional Dysregulation &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Context Press. 2018.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